商务BD求职招聘交流微信群 http://www.cgia.cn/news/chanye/1662171.html

冬季是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猝死率最高的时节之一。此时气候严寒,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血压波动异常,外周血管紧张度增强,末梢循环不良,血流速度减慢,血液粘稠度增高,在心腔以及血管内容易形成血栓。这一情况对于原本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严重者可以导致心肌梗死、脑栓塞、肝肾功能受损等。

另外,冬季呼吸道感染疾病增多,户外活动量减少,室内通风不良,加之高糖、高脂类食物摄入的增加,也同样会增加心血管系统的负担,降低老年人对各种突发因素的耐受,导致基础疾病进一步恶化,甚至急性加重。因此,心血管病患者在冬季更应加强自我保健。

01

注意保暖,警惕昼夜温差变化注意保暖,低温可造成血流缓慢、血黏稠度增高,血管收缩及痉挛,外周阻力增大,动脉压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因此,居室温度适宜对于预防心绞痛发作及心肌梗死有重要意义,保持室内温度在15~18℃左右。外出时要穿着暖和,头要戴帽,脚要保暖。

02

要有适度的运动,尤其提倡户外锻炼

适度锻炼身体,尤其提倡户外锻炼。在促进血液循环的同时,有利于血脂的控制、血氧的提高、血管紧张度的调节、心肌收缩力的增强、交感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平衡以及对疾病抵抗力的提高。

因此,可以根据个人的耐受情况量力而行,坚持每天锻炼1~2小时,建议选择散步、太极拳、木兰剑、交际舞等有氧运动。

03

饮食以清淡为主,注意营养均衡

中医认为,冬季闭藏中有活泼的生机,乘此进补,药力容易发挥效能,因此,体质虚弱的心血管病人趁冬季及时进补,可为来年打下好基础。每日保证蛋、奶、大豆类等优质蛋白以及水果蔬菜等膳食纤维适量摄入,并摄取适当而足够的水份。在饮食方面勿太咸、太油;限制动物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如蛋黄、内脏等。

对于高血压、心脏病人来说更加要注意,尽量避免饮酒,尤其是烈性酒,烈性酒极容易引起血压异常增高,出现脑出血、中风、心力衰竭等。饮食有节制,晚餐不宜过饱,避免过饱引起的胃肠道“盗血”现象,加重心脏缺血,发生心肌梗死。

04

按时服药,定期复诊对于有心脏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应坚持治疗,按时服药,定期复诊。病情有波动时,及时与医生联系。而一般情况良好的老年人,也要注意心率、血压、呼吸、脉搏的监测,定期体检,防范于未然。最重要的,要积极控制高血压,一日至少量血压早晚两次以上。

05保持平和乐观的心境

精神乐观,保持平和的心境。不要对自己要求过高,减少心理压力是避免疾病发作的法宝。做到起居有规律,充足睡眠。

名医推荐

陈小华副主任医师

出身于中医世家,毕业于江西医学院,清代陈氏宫廷医术(名医—陈修园)第15代传人之一。他充分继承发扬了陈氏宫廷医术,并将陈氏医术"疗病以治本为重"的思想进一步发扬。在3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病:心绞痛、冠心病、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大小脑萎缩、脑梗、中风后遗症、帕金森病、动脉硬化、脑鸣、偏头痛、痴呆。胃肠病:慢性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溃疡病、慢性腹泻。呼吸道病:顽固性咳嗽、气管炎、哮喘。妇科病:月经病、带下病、子宫肌瘤、囊肿。皮肤病:湿疹、荨麻疹、痤疮。男科病:阳痿、早泄。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痹病、尿酸高。肾虚、斑秃、性功能障碍。

出诊时间:周一~周六出诊

周冬金主治医师

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临床二十余年。自幼熟读经典,经验丰富,现任中国中医信息研究会药浴手法分会理事。

擅长治疗:辩证运用中药与针灸对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膝关节炎,网球肘,腱鞘炎,踝关节扭伤,腰背肌劳损,落枕,痛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顽固性头痛,面瘫。对脑卒中引起的偏瘫,慢性肾炎,慢性胃炎,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男科不育症,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炎,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症,高血压,高血脂,便秘,腹泻,肝胆病,过敏体质,失眠,各种癌症术后的中药调理也有独到的经验。

擅长针、药联合,治疗疑难性疾病,对饮食与体质、发病倾向有独到见解。

出诊时间:周二~周日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mmb.com/mbyjg/1536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