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颅脑创伤-神经重症病例周刊》第期,医院神经外科ICU梅涛、陈烈、肖为、贾哲勇、何俊带来的:一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综合治疗,文末由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全国委员兼神经创伤学组组长、医院神经外科急诊创伤中心主任、“神外资讯中国颅脑创伤-神经重症专家组”副组长杨小锋教授,上海市颅脑创伤研究所副所长、上海交通大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兼颅脑创伤-神经重症专业组组长、“神外资讯中国颅脑创伤-神经重症专家组”委员高国一教授做出了精彩点评,欢迎阅读、分享。

精彩点评

这是一例救治较为成功的重型颅脑创伤病例。该患者的成功救治,一来得益于各种控制颅内高压及各种并发症方法的综合应用,二来也医院梅涛主任团队在颅脑创伤救治方面综合实力的体现。

该患者为青壮年男性,头部外伤后病情进展较快,伤后6小时即已从清醒转入昏迷并到达脑疝状态。梅主任团队首先对该患者采取了积极且迅速的手术治疗但该患者术后仍出现了严重的颅高压,通过各种阶梯性降颅压方法的综合应用,效果仍不理想,而后果断采取了亚低温治疗。从亚低温治疗的病程上看,梅主任团队对亚低温治疗方法及各种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均有很好的把握。通过5天的亚低温治疗,该患者顺利度过了水肿高峰期。除此之外该患者的治疗还涉及营养支持治疗、肺部感染控制、内环境稳态调节等,各种细节的处理均比较到位,这也是该患者能成功救治的保证。

近年来,在江基尧教授的带领下,我国颅脑创伤救治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不仅制定了中国的各种指南和诊疗规范,更通过中国创伤高峰论坛、各地区颅脑创伤会议及学习班等普及颅脑创伤扥规范化和个体化救治,医院颅脑创伤救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年2月13日,《柳叶刀神经病学》杂志全文刊登了由江基尧教授作为通讯作者的论文《中国颅脑创伤》,在国际顶尖杂志上发出了中国的声音,在中国颅脑创伤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医院梅涛主任团队的提供的该例病例也是中国颅脑创伤事业发展的一个体现。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病情复杂,且进展较快,不仅要求医生具有良好的神经外科技术,也要求医生具有扎实的急诊医学、重症医学及相关内科的基础。通过各种救治方法的综合应用,对颅内高压及肺部感染、凝血功能障碍、尿崩、胃肠功能紊乱、低血压、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和合并症进行综合管理和治疗,最终使得该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对于该病例,我有还有一个小问题。这例患者病情进展很快,但提供的病情中并没有对手术过程进行仔细的描述,特别是术中颅内压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这例患者在手术对侧的额叶挫伤也比较严重,如果在手术结束时颅内压监测提示压力仍然很高,是否需要考虑清除对侧的额叶挫伤?当然,从术后患者头颅CT的情况看,术后恶性颅高压更多还有由于手术侧脑梗塞和肿胀引起。

杨小锋教授

医院急诊创伤中心主任

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委员/神经创伤学组组长

精彩点评

医院梅涛主任提供了重型颅脑创伤综合治疗的病例,体现了颅脑创伤的复杂性和该团队处理临床难治性问题的能力。

1.患者首诊时神志清楚,提示原发伤情平稳,病情逐渐进展至昏迷、脑疝,提示继发伤严重,CT提示不成比例的中线左移,提示除双额挫伤和右侧薄层硬膜下出血之外,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出现严重损害。

2.患者治疗过程充分体现了多种治疗措施的临床效果,包括: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脑室外引流、镇痛镇静治疗、渗透性脱水、目标脑灌注压、抗癫痫治疗、亚低温治疗等手段,与目前国内、国际倡导的综合型阶梯治疗理念保持一致,体现了先进治疗理念对临床的助益。

3.患者治疗过程中运用了多种监测手段,除基础生命体征监测之外,还应用了颅内压、CVP、TCD、脑电图等手段,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客观依据,避免陷入经验化、主观化的误区,同时及时地实施多项实验室检查,为掌握创伤后机体内环境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了指引。

4.亚低温在本例病人救治中体现了“挽救性”颅高压治疗手段的优势。亚低温的成功实施是在综合性监测和管理的基础上完成的,缺少了客观监测手段和治疗方案的不断调整很难成功,此即所谓的“双刃剑”。随着治疗经验的增加,可以逐渐将挽救性治疗前移到预防性治疗。文中提到的亚低温的“副作用”,虽很难和特重型颅脑创伤的并发症区分开来,但有效地兴其利而除其弊,保证治疗过程的稳定,梅涛主任的团队体现了较高的临床管理目标把握能力。

5.病人在伤后2个月时,GOS评分较低,后续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需要继续随访。在治疗过程中,如何及时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mmb.com/mbyxg/10800.html

------分隔线----------------------------